养泥养底(初入门的土塘养殖户,可只用这一招即可及格养好鱼虾)
既然是养泥养底,很显然,它适用于土塘用户;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所以底泥是一切之源,既是好的菌相藻相和好的水质之源,也是万恶之源,可见养好底泥的重要性;所以,养泥改底是水产养殖户最应该重视的一环;
⑴ 强微针对池塘底部改良的两个产品介绍和分工
公司有两种针对底部淤泥的生物改底产品:一是老产品“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二是新产品“苞丁乳-200A”,各自的原理功能不同;
如果您是土塘养殖户,结合使用这两种产品,基本上也可算万事大吉;
表1:“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和“苞丁乳-200A”的区别和定位
只能用于泥塘
|
“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
|
“苞丁乳-200A”
|
产品剂型
|
粗颗粒产品;撒入池塘后2天内溶解完毕;
|
包衣微丸(1500粒/克),撒入池塘,可控制在5~7天,在塘底缓慢释放活菌;
|
功能定位
|
定位为:彻底去除淤泥中“有害物质”的作用;
适用于:亚硝酸盐超标,减少和分解有机淤泥,降硫化氢;
|
定位为:彻底抑制淤泥中“有害细菌”的作用;
适用于:底泥弧菌超标,脏底引起的对虾白便,肠炎等症状,适用于腐败底质,厚黑底泥;
|
功能和原理
|
起厌氧反硝化作用除亚硝酸盐、硝酸盐,转化成氮气挥发到空气中,按规定用量,可起到轻微抄底,搅动底泥的作用,搅动的同时通过强势的粪肠球菌分解底泥粪便和底部有机质;通过硫化氢氧化细菌并脱除底部硫化氢(黑臭),改善黑臭淤泥等;
轻微的翻动底泥,变废为宝,成为藻相和菌相营养源,但绝对不可超量使用,以免剧烈翻上底泥;
|
通过在底泥中有绝对厌氧繁殖优势的菌群,强力抑制底泥中的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诺卡氏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特别是严格厌氧的丁酸梭菌,可牢牢定植于底部淤泥当中,鱼虾摄食这种优化后的底泥,可预防和治疗肠炎和对虾白便;
同时因为腐败菌被抑制了,所以,控制了氨氮的产生之源(即从源头降氨氮)
|
菌株组成
|
厌氧反硝化细菌,硫化氢氧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粪肠球菌,解磷解钾菌,酵母菌,细菌生长因子等;
|
屎肠球菌、丁酸梭菌、地衣芽孢杆菌、产碱杆菌等;
|
用量用法
|
如果天天用,则用量为15~25克/亩/天;
如果隔3~7天用,则用量50~100克/亩/次;
水温越低的用量可以在上述基础上放大一些,反之夏天高温千万不可超量,不然抄底严重;
|
如果天天用,则用量为10~20克/亩/天;
如果隔5天用,则用量50~100克/亩/次;
水温低的,可增加用量;
|
注意事项
|
不可超量使用,否则会因为产氮气搅动和冲击底泥,而造成严重抄底,水变浑浊;使用时配合500克/亩的增氧颗粒效果更好;
|
用量越多效果越好;
|
由此可见,这两种产品是有明显的分工协作的: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是处理底泥理化指标的,处理“有害物质”的;而苞丁乳-200A是处理底部淤泥中的“有害细菌”的;两者有极强的分工协作之处;
下面的视频为“苞丁乳-200A”放在一个矿泉水瓶子里摇晃,水一直是清澈的,“苞丁乳”不会溶解,但实际上在缓慢的释放活菌,释放速度非常缓慢,肉眼看不出来,它可在几天内才能慢慢释放完毕,这是它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可用于清除底部有害细菌的技术依托之处;“苞丁乳”是包衣的微丸颗粒产品;
⑵ 初学土塘养殖者,只改底就可养好鱼虾(适用于所有的鱼虾蟹的土塘中)
前面说过,土塘的底泥是一切优良水质之源,也是万恶之源;所以,只要养好底泥,就一定可以养好鱼虾蟹;
初学者利用以上两种产品的协同分工,只用这两个产品,加上一些辅助性产品,就可以养好南美白对虾,养好加州鲈,养好鳜鱼(桂花),养好螃蟹,养好一切高档土塘鱼虾蟹;
具体的通用使用方案如下:
表2:土塘初学者只用生物控底的方法养殖操作技术
适用于所有鱼虾蟹养殖土塘
1、放苗前的操作
|
抽水尽量抽干,把上造鱼虾的粪便抽出,剩下底泥,撒生石灰50~100公斤(视底泥脏臭情况而定量),翻耙一下,将石灰与底泥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是晒塘7天以上,晒塘时间上越长越好;让底泥充分晒透,充分氧化;
|
2、养泥培植有益菌泥
|
1.然后进水30公分深,每亩加入半包反硝化细菌+半包脱硫剂处理,耕均匀泥水,将菌与水和泥搅混,然后让菌在里面养3~7天左右,以充分分解脏物,脱亚盐和硫化氢,更重要的是在底泥中植入优势的有益菌群;
2.然后,可能进水到1.0~1.5米深左右,培育一次乳酸菌(粪肠球菌),以提高放苗成活率成功率,方法是用1包王者归来(“弧菌藻毒净”)加红糖1公斤,加水20公斤,充气活化24小时左右,可泼洒到2-3亩水面上;这是强微通常的保苗操作;
3.培菌的第二天后,进行后续的肥水养水操作,例如用“强微培藻酵素”1公斤/亩 + 腐植酸钠1公斤/亩来培藻肥水,一次不行就用两次。
|
3、放苗后的20~30天以内操作
|
这20~30天内,仍然是清除底部淤泥中有害细菌,和培植有益菌泥;
① 每隔5天在以料台中心四周直接撒“苞丁乳-200A”50~100克/亩;
注意事项:
① “苞丁乳-200A”可以拌到饲料中撒,以上用量不计水深;
② 具体的用量有个范围,养殖密度越高,底泥越厚实的池塘老塘,用量越大;
|
4、养殖中期用法
|
① 每隔5天左右,交替或轮换撒“苞丁乳-200A”100克/亩和“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100克/亩;即这次用“苞丁乳-200A”,下次就改用“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
注意事项:
① 操作上两个产品都可以拌到饲料中撒,以上用量不计水深;
|
5、养殖后期用法
|
用法同上面的中期用法,只是根据自己观察水质的效果,进行用量和使用频率时间间隔的调整;如果水质一直稳定,则不必调整用量和用法;
|
5、定期检测磷酸盐,不足0.15ppm就:补充磷酸二氢钾 |
属于必须项目:保证水体中磷酸盐含量大于0.15ppm
⑴ 定期补磷补钾:每周一次用水博士检测试剂,检测磷酸盐含量,如果磷酸盐低于0.15ppm,则用磷酸二氢钾(肥料级,含量99%)500克/亩泼洒于池塘,第二天再检测磷酸盐,不够0.15ppm的,则当天再泼洒磷酸二氢钾500克/亩,第三天再检测,不够再泼洒,坚持不懈地,一定要达到0.15ppm,如此这般,您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
6、观察水色,进行适当培藻肥水,或相反等的特殊情况处理
|
⑴ 如果水体清瘦:用“强微培藻酵素”1~3公斤/亩或自制的“发酵米糠和麦麸液”或“液态发酵氮肥”5公斤/亩(见本表附注制作方法)进行培藻,同时保证水体中磷酸盐含量大于0.15ppm(如上两栏内容),并适量补充点微量元素产品;
⑵ 若藻相呈现浓厚迹象,PH开始升高:预防性方法,用解磷解钾菌剂“水灵翠”500克/亩,加500克红糖+10-20公斤水,浸泡活化1-5小时或充气活化5-12小时,早上均匀泼洒,开水车保持水体流动;本步最好在中后期定期使用,例如每4~7天用1次,以维护“菌藻平衡”。
如果嫌成本高,可扩培“水灵翠”,用扩培液25公斤/亩(成本更低),扩培方法见本表格后的附注;
⑶ 若藻相进一步浓厚,PH超高,甚至出现水面死藻-裸甲藻-浓绿藻-蓝藻等:有优质水源充足的地方,可换掉表面10公分水,再来处理;
PH超过9.0的处理方法:可先用焦糖色素粉末500-1000克/亩使用,PH当天就会降下来,原理是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
裸甲藻-浓绿藻-蓝藻处理方法:首先按本表第5栏方法补磷补钾,或许就缓解了,如果不行,再然后用“脱硫剂”500克/亩,加红糖1公斤,加水20-30公斤,浸泡活化1-5小时或充气活化5-12小时,第二天早上均匀泼洒使用;
裸甲藻-浓绿藻-蓝藻非常严重的情况:再接着用“强微水精益”500克/亩 + 红糖1公斤 + 水20公斤,充气活化5-12小时,均匀泼洒,同时可配合焦糖色素染色加深水色,减少藻类光合作用;同时要注意保证磷酸盐含量0.15ppm;
⑷ 若水再变清太瘦了:再回到本栏第⑴步操作,周而复始; |
|
|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