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重于防不重于治,重于观念不重于经验.今天不说“观念应该如何改变”,不说“平时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就说猪发病以后的“临床诊断与辨识”。
至少在求助和找兽医前,这三步基本的工作要做到位:
1、第一步:看精神状态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如果精神状态正常,不理它,随它们翻天复地,如果精神状态不好,转入第二步——体温观察。
2、第二步:看体温
不是所有的体温升高都需要处理,体温升高是机体抵抗病原入侵的一种防御表现,短时间内体温升高没有问题,连续性体温升高则要进行退烧处理。猪正常体温是38.5℃,用体温计测量的体温38-40℃也属正常范围,达到40℃体温略有升高而已,但是连续几天都是40℃,可视为为体温升高。
那么如何通过体温升高来进行临床识别呢?
① 高烧:体温超过41℃
考虑到体温计准确性,40.5℃也算高烧。这种情况通常是感染了病毒,偶有急性细菌感染也可导致高烧。因此就把疾病范围缩小了,比如流感、伪狂、急性猪瘟、副猪、副伤寒、弓形体病等。
② 中烧:体温低于41℃
40.5℃也算,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造成,但是温和性猪瘟也是低烧症状。
观察温度目的:对猪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进行初步定性。
打退烧针的原则 :体温升高41℃以上,观察2-3天不退烧,表明猪自身无法抵抗,施针降温。体温升高40-41℃,观察2-3天,如果确实不退烧,可考虑施针降温。40℃以下,观察数天,不建议急着打退烧针。
3、第三步:看粪便
粪便从外观上看分两种:一是腹泻,二是便秘。腹泻又分两种:一种水样腹泻,一种是糊状。其中
水样腹泻多半见于病毒感染
而糊状腹泻多半见于细菌感染
再说便秘,其实便秘没有多少指导意义,因为高烧一般都会导致猪便秘,但特殊情况下便秘有非常有效的指导意义。
情况1:干燥球状的烘便上包有一层油状物,多半见于温和性猪瘟。
情况2:大便有血,指导意义也非常重要。比如血痢(密螺旋体引起的)、回肠炎(梭菌类)、脱肛、急性肠胃炎、副伤寒(小猪)。
大便带血的情况又有:猪痢疾密螺旋体外,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胞内劳森菌)、增生性肠炎(胞内劳森菌)、旋毛虫病、魏氏梭菌、胃溃疡等都可能造成血痢。但比较常见的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和胞内劳森菌、沙门氏菌等。
坏死性肠炎(胞内劳森菌)、增生性肠炎(胞内劳森菌)等带血粪便中,粪便中带血丝,含有纤维但很少看到黏液。在其它方面良好的情况下,急性感染猪痢疾密螺旋体的猪肋骨和尾椎突出(消瘦的表现),这是各种已知的PPE(如PHE或PIA)症状所看不到的症状,甚至在患PIA的慢性病例或PIA所致的生长不良猪也看不到。
在排带血丝稀粪的情况下,可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感染,尽管如此,这样的症状还可能与胃溃疡相关联;
3.1.总结如下:
① 在排带血丝稀粪的情况下,可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或魏氏梭菌感染,尽管如此,这样的症状还可能与胃溃疡相关联;
② 带血丝的纤维粪便的情况下,可初步为胞内劳森菌病;
③ 带血丝粘液的,可初步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
4、综合:
于是用体温和粪便两项指标可以将疾病范围大大缩小:
① 高烧一定有病毒感染,可能还混有细菌感染。
② 低烧一般是细菌感染。
③ 水样腹泻一定有病毒感染,可能还混有细菌感染。
④ 糊状腹泻一般是细菌感染。
以上说的是普通情况,不是特例。猪瘟便秘与腹泻会有交替,部分猪瘟温和型猪表现并不明显,甚至只是低烧,比如40℃。猪瘟又称烂场温,与烂肠的进度有关,猪粪便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高烧下腹泻的情况确实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