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权(江苏省洪泽县种猪场,江苏洪泽223113)
世界上每年大约有25%的谷物受到各种霉菌毒素的污染[1],目前我国饲料中霉菌的感染率几乎为100%,带菌量超过国家标准的约为50%[2],我国饲料及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报告表明:全价料中霉菌毒素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的能量饲料,检出率均在90%以上[1]。
我国从2003年起霉菌毒素的危害就在许多地区的养猪生产上显露出来。2005年秋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的部分猪场又遭受到多起霉菌毒素的侵袭,猪只采食了带有霉菌毒素的饲料后,出现:
① 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数量增多、产仔数减少;
② 公猪睾丸萎缩、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
③ 后备猪和经产母猪出现假发情、发情持久、不发情屡配不孕、脱垂;
④ 生长育成猪出现被毛粗乱、生长发育停滞、商品猪肉的质量下降、PSE肉比例增多;
⑤ 猪群易诱发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⑥ 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低下,抗病力下降,易引发其他疾病;
为有效减少或防止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现将主要危害的霉菌毒素介绍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1.常见霉菌毒素对养猪业的危害
1.1.赤霉烯酮(F-2毒素)
是由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在12~25℃、含水量15%~16%的条件下产生的[3]。自然状态下玉米受其污染的机率最高,其次是大麦、小麦和高梁;
它是养猪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毒素,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可导致:
① 猪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上的变化,引起后备小母猪提前发情、外阴红肿、阴唇哆开、阴道炎、早熟性乳房发育、乳腺肿大、慕雄狂、脱垂(直肠脱、阴道脱、子宫脱);
② 成年母猪卵巢萎缩、卵泡变性、黄体滞留、不发情或发情延迟、返情率上升、屡配不孕或假孕;
③ 怀孕母猪胚胎早期死亡、引起流产、死胎、产仔数减少、弱仔增多;
④ 公猪输精管变性、包皮增大、乳头变粗、乳腺肿大、睾丸萎缩、性欲减退、精液品质下降、死精增多、畸形率升高;
⑤ 初生仔猪外阴红肿、后肢外翻;
⑥ 生长育成猪被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低、出现直肠脱等症状[4-5]。
1.2.烟曲霉毒素(伏马酸)
由串珠镰刀菌、串珠镰刀菌胶孢变种产生[6],适合的产毒温度为20℃,其毒素包括FB1、FB2和FB3,其中FB1和FB2的毒性相似,而FB3的毒性较低[7]。
烟曲霉毒素是目前危害养猪业比较重要的霉菌毒素之一,据卫秀余2006年对所送检的饲料检测结果表明,该霉菌毒素占其他所检霉菌毒素之首,为95.7%[8]。
症状:
① 病初猪群表现为厌食、嗜睡、不安、黄疸、精神沉郁、皮肤充血,进而发展为流涎、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后躯虚弱、斜卧和湿性啰音,继而发绀、衰竭而死;
② 可引起猪肺水肿和胸膜腔积水、肝炎、加重蓝耳病及其他呼吸道疾病[1,7];
③ 对怀孕母猪腹内的胎儿有明显危害,它能扰乱黏膜的防御功能、抑制吞噬细胞功能、降低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促进真菌与组织的粘附[9];
④ 由于干扰猪群的免疫系统,使猪群免疫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不上升或无效;
1.3.黄曲霉毒素
由黄曲霉、寄生曲霉等霉菌在12~42℃、含水量13%~18%、相对湿度在85%以上产生的[3]。
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B2、G1、G2等,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5],且耐高温和低温,常规的煮沸或-40℃以下的低温均不能将其破坏[10]。
这类毒素主要侵袭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肝脏肿大、胆汁分泌减少、引发肝癌,脾脏肿大。症状:
① 初期引发猪群食欲下降、后期停食、生长缓慢、消瘦、腹痛、呕吐、腹泻、饲料利用率降低;
② 引起皮肤黄疸、全身发痒、头部水肿、行走无力、后躯衰弱、共济失调、呈犬坐式[1,3-5]。
③ 黄曲霉毒素是最强的免疫抑制剂[4],它可干扰猪群的免疫系统,使猪群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
④ 黄曲霉毒素可造成凝血障碍[4],使伤口长时间流血不止,浆膜下层瘀斑出血,小肠和结肠出血、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
⑤ 饲喂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可加剧猪只VA和VE缺乏,导致母猪繁殖力降低[11]。
1.4.呕吐毒素(DON)
是由禾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产生的[6]。呕吐毒素一般与玉米赤霉烯酮同时存在,主要侵害猪群的肠道、骨髓、脾脏;
引起如下症状:
引起猪只拒食、脱毛、呕吐、肠炎、组织出血、运动失调、繁殖器官失重,引起母猪受胎率下降、泌乳性能降低、产仔数减少[1,5]。呕吐毒素是较强的免疫抑制剂,能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易诱发其他疾病。
1.5. T-2毒素
是由三线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产生[6]。
① T-2毒素中毒可引起皮炎与口腔病变、使皮肤红肿、瘙痒、患猪常发生黏膜和皮肤脱落[5]。
② 引起肝脏、胃部损伤,呕吐拒食,消化不良,腹泻,胃、肠、心、肺、膀胱和肾出血性损害。
③ 有的伴有凝血酶原不足,凝血时间延长。
④ T-2毒素能影响B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5],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
1.6.赭曲霉毒素
是由赭曲霉、硫色曲霉、纯绿曲霉等在4~30℃、含水量在16%以上的条件下产生的[3],主要有赭曲霉毒素A、B、C、D。
该毒素主要侵害肝脏与肾脏,其中肾是第一靶器官,以肾小管变性和机能损伤为特征[5-6],可引起免疫器官变化,使动物出现免疫抑制。
① 引起猪只烦燥、厌食、口渴、腹泻、脱水、多尿,使猪群出现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低、钙磷吸收障碍、骨骼脆弱等症状。
② 它影响公猪精子质量,导致精子的初期运动能力减弱和寿命缩短。
③ 剖检该毒素中毒的猪多见肾苍白、质硬,即橡皮肾,胃溃疡。
1.7.麦角
是由麦角菌产生的。麦角中毒可使猪群在数天或数周内出现:
① 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全身状况不佳;
② 常发生跛行(多见于后肢),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部坏死及腐肉脱离;
③ 母猪缺乳、繁殖率下降;
④ 新生仔猪初生重下降,存活率降低,增重缓慢。
1.8.新月毒素群
是由镰刀菌属、木霉菌属、漆斑菌属、葡萄穗霉菌属等在8~25℃、含水量20%以上的条件下产生的[3]。包括T-2毒素、HT-2毒素、蛇形菌素、瓜萎镰菌醇、镰刀菌烯酮-X等。这类毒素可引起
① 猪鼻、唇、口腔周围皮肤糜烂、出血并结痂。
② 猪群拒食、呕吐、腹泻、步履蹒跚、剧渴、体重下降与饲料利用率降低;
③ 白细胞减少,免疫抑制;
④ 剖检见消化道水肿、出血肝脏脂肪变性,心内膜出血,胰脏水肿[3]。
2.常见霉菌毒素中毒的防制措施
2.1.预防措施
2.1.1.谷物在生长期内防止昆虫叮咬,收割时避免人为损伤或机械损伤。
2.1.2.控制好饲料原料的含水量。
玉米、稻谷、高梁含水量控制在14%以内,豆粕、麸类、次粉含水量控制在13%以内,鱼粉、肉粉、骨粉含水量在12%以内。
2.1.3.控制好原料与饲料的贮存条件
尤其要控制好仓库的温度、湿度,仓库要防漏。要求通风良好,原料与饲料不可直接接触地面或墙壁,减少存放时间,避免堆放于阴暗潮湿的地方。
2.1.4.加强原料品质的管理与分析检验工作
缩短原料储存时间,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并及时清理被污染的原料。
2.1.5.原料库应定期进行薰蒸消毒。
2.1.6.严格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
配合饲料南方含水量不大于12.5%,北方含水量不大于14%;浓缩料南方含水量不大于10%,北方含水量不大于12%。
2.1.7.添加防霉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
原料与饲料尤其在春夏、夏秋季节添加防霉剂和霉菌毒素吸附剂,防霉剂有丙酸及盐类、富马酸及其酯、硅铝酸盐等;吸附剂目前市场上品种繁多,反映较好有霉消安-Ⅰ、百安明、霉可脱等产品[4-5]。
2.2.霉变饲料的处理
2.2.1.剔除发霉饲料,筛除破碎和霉变的籽粒及杂质,对严重和中度霉变的饲料应全部废弃,不能喂猪。
2.2.2.物理学脱毒法,如水洗、溶液提取、辐射、日晒、加热等办法减少霉菌毒素的含量或毒性。
2.2.3.化学脱毒法
应用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等处理,使部分霉菌毒素被分解。采用此法脱毒会有化学物质在饲料中残留,从而产生了新的毒害作用。
2.2.4.生物处理法
应用微生物生成特殊酵素来分解或使霉菌毒素变性。
常用的方法有用活力99生酵剂发酵脱毒法:发霉的能量饲料300公斤+1包活力99生酵剂+清水240~360公斤(具体的加水量以手捏成团,手指缝中有水印出来为宜),一层一层地压实到发酵的容器中去,表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压实密封好,发酵时间,夏天也要至少5~6天,冬天15天左右,春秋季节10~12天左右,发酵到,物料色泽亮泽,或金黄有光泽,味带有酒香或酸香味,即可饲喂,很多微生物如酵母菌等有吸收和吸附霉菌毒素的作用,同时,发酵也有分解霉菌菌丝的作用;
如果是油料饼粕发霉,如花生饼发霉,则也一定要有能量饲料的参与发酵,如发霉的花生饼250公斤+玉米粉50公斤+1包活力99生酵剂+清水240~360公斤,其他的操作同上述方法;
脱霉发酵后的饲料不可以100%地喂猪,只能占猪日粮的最多50%之内,具体的最多的使用量,需要养殖户自己在实践中观察决定,第一次喂时,先要少量试喂,如20%喂,看猪比较适应后,再慢慢增加用量;直到不适应为止,适当再减少点用量;
同时为了平衡营养,可以在发酵时加入发酵料4%的预混料一起发酵,这样,在喂养猪时,可以直接代替部分全价饲料来喂。
2.3.治疗措施
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更换成全价优质饲料,同时采取对症疗法,加强护理。
2.3.1.加强饲养管理
补充生长因子,提高饲料中蛋氨酸、硒、叶酸、蛋白质以及复合维生素的含量,补充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
2.3.2.中毒症状较轻的猪通过加强护理可逐步康复,急性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可根据临床症状采用对症疗法
以保肝护肾、清除毒素、强心利尿、补液解毒为原则。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灌肠,内服硫酸钠30~50 g、液体石蜡50~100 ml、水1 000 ml,排出胃肠毒素,保护肠黏膜。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维生素C和肌苷,注射20%安钠咖强心等以促进毒素排出,用抗生素注射或拌料以控制继发感染。
2.3.3.对出现脱垂(阴道脱、直肠脱等)的猪只采用手术疗法,并用抗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3.小结
3.1.饲料原料的防霉作用和意义远远大于脱毒,应将防霉放在首位。
3.2.由于霉菌毒素种类较多,已超过350多种,其中有几十种已被公认可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危害。饲料中当仅有一种霉菌毒素存在时往往危害较轻,目前霉变的饲料和原料中多为几种霉菌毒素共存,多种霉菌毒素存在可能发生协同或相乘作用[2],对猪群的毒性与危害更大,中毒时临床症状更为复杂,尤其是在有细菌、病毒等其他病原参与时,使得猪群的中毒诊断变得更为困难。
3.3.高剂量的霉菌毒素可引起猪群中毒,低剂量的霉菌毒素则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12],干扰和破坏免疫系统,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减弱或无效,猪群易引发或诱发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肺炎支原体等其他多种疾病。
3.4.所有的霉菌毒素祛毒剂和处理剂只能对轻度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有效,目前市售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品种繁多,其吸附效果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对一、二种毒素吸附作用较好,而对大多数毒素无吸附力;有的除吸附霉菌毒素外还吸附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从而降低了饲料中的营养价值;有的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后排出的毒素在环境中不易被降解,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应选用目前反映效果较好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如腾骏的“霉消安”、美国的“脱霉素”等。
3.5霉菌毒素污染已成为养猪生产上的隐行杀手,猪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霉菌毒素的危害,尽量采购质量较好、水分含量低的新鲜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平日应将霉菌毒素的预防工作纳入猪群正常的保健计划当中去,以减少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美国谷物协会.霉菌毒素的危害和预防措施[J].现代化养猪,2006(1):12-13.
[2]张家铮.饲料霉菌毒素正在成为畜禽健康的隐行杀手[J].现代化养猪,2007(2):5-8.
[3]林绍荣.霉菌与霉菌毒素的认识与防制[J].现代化养猪,2006(1):9-11.
[4]曲万文,赵忠民,李东.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其防制[J].养猪,2004(4):7.
[5]陈健雄.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及防制措施[J].养猪,2006(1):49-52.
[6]沈尔平.常见霉菌毒素概览[J].养猪,2006(1):53-54.赵德明,张中直,沈建中,等,译.8版.
[7]B.E.斯特劳,S.D.阿莱尔,W.L.蒙加林,等.猪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753-763.
[8]毕锋.警惕伏马酸等霉菌毒素引起猪肺水肿、肝炎等症状[J].现代化养猪,2007(2):14.
[9]章红兵,俞飞华.猪伏马酸中毒的诊治[J].规模养猪,2007(2):39-41.
[10]黄秀华.霉菌毒素是导致当前猪场经济损失的一大危害[J].现代化养猪,2007(3):31-33.
[11]苗朝华.猪霉菌毒素中毒新概念[J].养猪,2007,(5):1-4.
[12]陈健雄.一例大型猪场霉菌毒素中毒的诊治报告[J].现代化养猪,2007(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