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概念和重点
福建曝气泥棚(冬棚在广东湛江珠三角和海南均有):是一种盖有塑料膜的矮棚,泥底,装有底部纳米曝气盘,所以是“曝气泥棚”,主养冬造虾(也有会养春造虾和夏造虾的,一年可养三造虾),冬造虾以拖时间养大虾(20头/斤左右)为主,故很多人叫它“福建冬棚”,但是为了和东南沿海的高位池冬造虾(也叫冬棚)区别开来,我们就把它叫做“福建曝气泥棚”吧;
闽南虾农的“曝气泥棚”技术水平越来越成熟,高产的可达3500斤/亩以上,一般会在9月份左右放冬造虾苗,后续可能分批出虾,同时拖时间到春节前后出大虾,然后再放苗,再到5~6月份出虾(这一造和如东小棚春造虾相当),然后再放苗养到9月份出虾,一年三造虾,如果小规格出虾的话,甚至一些人可以一年养四造虾;
1. “福建高产版曝气泥棚”冬季出虾是特色
冬棚自然是以冬天温棚保温养殖为主:冬天气温水温低,藻相好控制,水质稳定,弧菌少病害少,产出稳定,特别是虾价还特别高,这是大家看好冬天养虾的主要原因;
福建长乐、福清等地纬度高,气温相对低,一般在8月到9月中旬放苗,龙海、漳浦则在9月至10月中旬放苗;有的是先放苗后搭棚(较早放苗的),在对虾上料台之前搭棚;有的是先搭棚后放苗(较晚放苗的),经过90~120天以上的养殖达到大规格20~25条/斤左右,以春节前后出虾的目的,如果价格不好,这种冬棚水质仍然可通过利用氮循环高效菌株、高乳酸菌相保虾,进行控料保虾,以确保获得较高的虾价出手;
冬棚养殖在广东粤东和珠三角都有,但建设模式和设施设备均有不同,且以放二代苗的比较多,只有福建的冬棚(曝气泥棚)比较规范,放一代苗为主,养大虾为主,追求高产量高利润为主;所以,我们下面就只介绍“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
2. 冬棚虾价高利润高,自然会追求高密度和高产量(常规可达2000-3000斤/亩)
福建闽南一带很多人不养中造虾(夏天),甚至早造虾(春天)也弃养了;相反,晚造虾(冬棚虾)相对水质可控,发病少,成功率高,高产稳定,虾价好,所以当地养成了只养冬造虾的习惯;同时更多的人,开始使用纳米底增氧模式,即每亩放15~30个曝气盘(5~7米长的纳米管/盘),产量进一步提高,技术更加稳定性,所以,慢慢形成了“福建高产曝气泥棚”的形式。
本文只讲高产量的曝气泥棚养虾,为了追求高产,泥棚面积多在2.5~5亩以内,太大不好搭棚,太小则搭棚不合算,这个面积范围也非常有利于集污排污,水位较深,达到1.5~2.5米,管理得好,再用强微脱氮菌类产品(全家福产品;或反硝化细菌+脱硫剂)控制亚硝酸盐,基本上可以稳定在2000~2500斤/亩的高产量,高产“福建曝气泥棚”放苗量在6~10万尾/亩不等,具体要看硬件设备配置情况而定,放苗密度高的一般在45~50条/斤规格时要抓第一批虾,留下的再养大虾,再养一个月以上出第二批虾;
3. 搭棚时机和操作有讲究
有永久棚结构,也有临时搭建的棚的结构,具体看池塘租用年限和主人目的;
冬棚一般以木桩、钢丝、钢管、薄膜为主要原料,薄膜应该选择顶棚不形成水滴的优质膜料,一般造价在4000~5000元/亩
盖膜时机和操作有讲究:待水温快低于20℃时才开始盖膜,不能一次性把膜全部盖上,必须分成6~8天逐渐盖膜,以避免水温突变和对虾应激,要留有进风和出风口,在天气回暖到22℃以上时,可掀开薄膜让空气流通,进行换气,换气时开增氧机增氧;
4. 冬棚池水位越深越好
可一次性加到最高水位,一般1.5~2.5米,水越深的养成率高,产量高,缓冲性强,一般整个养殖过程中是不换水的,换水温差大,应激大,所以必须一次性加满水的;
5. 冬棚培藻仍然是关键
冬棚水温低,膜顶造成阳光不足,加上40多天后,水质呈泥浆水黄泥水,浑浊水对培藻不利,所以,在冬棚中培藻确实不容易;
但大棚内封闭环境含氧量不高,水车增氧有限,纳米增氧压力大,所以,依靠藻类光合作用来增氧,和帮助清除水中有害物质(亚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棚内环境不太适合培藻,所以,强烈建议虾农最好使用专业藻种来培藻,配合用“强微培藻酵素”优质氨基酸,加微量元素(水体往往缺少微量元素)等一起来培藻,效果会更好;
6. “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淡水土塘并不淡
福建漳浦一带靠海,虽然说是淡水土塘,但“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在放苗前,还是要加盐卤,一种提取海盐后的卤水,卤水价格便宜,100元/吨左右,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氯化镁,二氧化镁,氯化钾,氯化钙,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并提高了池塘盐度;
一般一亩“高产版福建曝气泥棚”(水深2米以内)可放盐卤水10吨以上,调节盐度在3~5‰,虾苗经过苗场淡化到3~5格的盐度送苗过来,可以直放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