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的诊治
葡萄球菌可以引发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为“仔猪油性皮脂溢”、“猪油皮病”,是一种以急性全身性的皮脂溢出性皮炎
为特征、具有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为10%~90%,即使成活
也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是集约化猪场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
本地某猪场1999年6月曾流行此病,现将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9年6月,某猪场的新产仔、保育舍仔猪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种油脂样皮炎的传染病,发病率在10%左右。多发于1周龄
左右仔猪,首先1头仔猪发病,之后波及全窝仔猪。最初发病死亡率在70%左右,自然耐过猪生长不良。确诊后采取综合防治措
施,控制了本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精神沉郁,继而于头部、眼四周、面颊部、四肢末端出现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红色
斑块,触诊尖叫疼痛。斑块逐渐增大,很快覆盖全身。此时,全身皮肤起皱,覆盖以油腻、棕灰色的
渗出物。渗出物集聚,形成黑色痂皮,脱落后露出深粉红色皮肤,有瘙痒感。体温一般为40~41℃,呈
稽留热。急性发病猪表现厌食,急剧腹泻,严重脱水衰竭死亡。治愈猪经1周左右脱去痂皮转为正常。
3 病理剖检
死亡猪及严重患病猪剖检,见眼结膜严重充血发炎,体表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肿大;肾脏
苍白,内有尿潴留,肾乳头管、肾盂内有白色沉淀物。
4 诊断
4.1 鉴别诊断
与缺锌病的鉴别——组织锌含量测定实验:检测20头患猪肝脏锌含量均高于40 mg/kg,排除因缺锌引起的皮肤角化不
全病。
与疥螨病的鉴别——沉淀法检查虫体实验:选择患病部位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剪毛,刮去表层痂皮,用圆形刀片
与皮肤垂直刮取皮屑,刮至皮肤稍微出血。将刮取的皮屑放于试管中,加入10%氢氧化钠煮沸10 min,1 000 r/min离心5 min。
取少许沉渣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低倍镜下观察,未发现疥螨虫体。同时采用肌肉注射阿福丁,每头猪0.2 mL,观察7
d无效;采用0.06%胺丙畏水洗,隔日1次,连洗3次,亦无效,可排除疥螨病。
4.2 微生物学诊断
采取病死猪血液、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到圆形单个成对或排列成串的球状菌。用细菌接种环刮取
以上病料,在7.5%的氯化钠甘露醇琼脂平板培养48 h后,再放室温48 h,见有多个乳白色菌落及少量的黄色菌落,进一步
纯化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从而确诊为仔猪葡萄球菌性皮炎。
5 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对产仔、保育舍进行彻底消毒,新转入猪严格洗涮消毒。其次对初生仔猪断脐、
打耳号、剪尾、断牙时都要严格消毒。仔猪所用针头坚持每猪1个,用后消毒。对于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采用青霉素肌肉注
射,每头10万U,1 d 2次,连用3 d。较严重的先用温水洗去痂皮,然后涂布青霉素软膏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出现脱水症
状的配合口服补液盐或腹腔补液。
6 讨论
葡萄球菌性皮炎易与缺锌病、疥螨病等混淆,采用实验室手段可把它们区分开来。
表皮葡萄球菌为动物皮肤及粘膜的常在菌,但随金色葡萄球菌侵入机体后就可引起动物炎症。
治疗采用磺胺类,金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都有效,但效果不如青霉素。在应用抗生素同时,
还应考虑综合性治疗,如补液、增加机体的免疫机能等。
葡萄球菌侵入机体多因外伤等引起,所以在防制上一方面健全和完善防疫消毒制度,另一方面
应加强接产过程的技术(如断牙、断尾、打耳号等)管理。
张宪朋(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示范场 028000)
李芳萍(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示范场 028000)
付明山(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示范场 028000)
郑海英(内蒙古通辽市三元种猪示范场 0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