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不引人注意的猪腹泻病
一、俗称“10日龄腹泻”
为球虫病:为原虫病(管理不良,猪舍潮湿)
猪球虫病(猪等孢球虫)主要引起7~15日龄仔猪腹泻,表现为发病初期粪便较软或呈糊状、黄色、灰色到褐色不等,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体状态,有很浓的酸奶味,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许多养殖户对于10日龄左右的仔猪腹泻,往往没有考虑到是球虫病感染,反而一味地反复加大抗生素剂量,造成仔猪药物中毒,产生免疫抑制,成活率反而降低。
等孢球虫多寄生于猪小肠上皮细胞,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等孢球虫在猪体内一个完整的生殖周期为5~7天,其子孢子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繁殖,能造成肠黏膜细胞变性坏死,当猪发生腹泻的时候,肠黏膜已经病变,其完整性已被破坏,因此治疗猪球虫病必须杀虫和黏膜保护同时进行。
一般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对猪等孢球虫无效,球虫药中的地克珠利、和磺胺类药(主要指磺胺喹恶啉、磺胺氯吡嗪钠)对猪的等孢球虫作用也不大,研究证明,妥曲珠利对猪的等孢球虫有效,所以,可以用妥曲珠利加地克珠利、球虫酯、止血因子、肠黏膜修复剂共同作用来消灭猪等孢球虫。可以从市场上选用复方地克珠利,主要成分中含有肠黏膜修复剂即可以,一般也含有地克珠利等药物。
二、 猪结肠小袋虫(管理不良,猪舍潮湿),也可以感染人。
也是原虫病。
寄生于大肠内的原虫病,主要危害30~90日龄仔猪,病猪出现顽固性下痢、消瘦、并因脱水而导致死亡。水样腹泻,盲肠和结肠壁非常薄,恶臭。
结肠小袋虫的滋养体在不利的条件下,部分变圆,分泌坚韧的囊壁包围虫体而形成抵抗力较强的包囊,常用的消毒剂不能将其有效杀灭,但包囊对高温和阳光敏感,因此,凡有此病的猪场应及时清粪,并将粪便进行生物热发酵或在阳光下曝晒,以杀灭虫体。
对于病猪可用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或灭滴灵等药物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使用驱虫净也有一定的效果。0.1%福尔马林液灌肠可收到暂时的疗效,虫体一般1~2天消失,但不久能再次出现。
甲硝唑、复方新诺明、土霉素对结肠小袋虫均有一定的杀灭效果,而且药物浓度越大,杀灭效果越好。但从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上来看,以甲硝唑的效果最好,而新诺明和土霉素则作用较慢
芬苯达唑(苯硫胍,是肠虫清的成分)和伊维菌素对结肠小袋虫滋养体没有杀灭作用,而这两种药物是兽医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抗寄生虫药物。因此,规模化猪场通过寄生虫监测,一旦确定有猪结肠小袋虫大量感染时,一定要选用甲硝唑等有效的药物进行控制。
三、猪增生性肠病引起的腹泻
中大猪间歇性、顽固性腹泻,往往造成血便、突然死亡(猝死);慢性的往往腹泻连续不断、久治不愈、猪身发白、生长停滞,有的2个月都不见增重。
1、疾病概述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为增生性回肠炎,简称PPE,是一种由专性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猪小肠黏膜腺窝上皮细胞腺瘤样增生的传染病。本病曾被称做坏死性肠炎、肠腺瘤病、局部性肠炎、回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等。
2、病原与病因
胞内劳森氏菌属于脱硫弧菌科,细菌形态为弯曲状或直杆状,菌的两端细尖或钝圆。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常用组织切片银染或抗酸染色电镜观察胞内菌。正常免疫抗体与胞内组织对劳森氏菌有非特异反应。特异性高免血清和单克隆抗体只与胞内劳森氏菌作用,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单抗和多抗的活性主要针对胞内劳森氏菌外表片段。
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在断奶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发病率在0.7%-30%,与天气热应激或突然变化有关,混群或转群不久发病,长途运输和饲养密度过大则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临床发病的生长肥猪有1%-5%的死亡率,如无继发症,4-6周可自然康复,有的猪长期不愈而成为僵猪。大量存在阳性的隐性感染猪。
3、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大多数病猪可出现或不出现临床症状,有时仅出现轻微的腹泻。生长育肥猪常呈现食欲不振、间断性腹泻、粪便不成形呈灰黑色、生长发育不良。
急性型的较少见,主要发生于4-12月龄的年轻成年猪,排血色、水样稀便,随后排黑色柏油样黄色稀便,表现皮肤苍白等急性出血性贫血,有的肠穿孔急性死亡。
慢性型的则是病猪从肠黏膜发炎或坏死发展成局部性回肠炎或坏死性炎,呈现间歇性软便或是持续腹泻或是生长迟缓,贫血症状不是很明显。亚临床型的病猪生长速度慢和饲料利用率低。
4、诊断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法;检查出小肠或结肠增生的黏膜上皮细胞内的罗松菌,即可确诊。聚合酶链式反应可检查出病猪粪便中含有的胞内劳森氏菌。
5、防治方法
① 在体外胞内劳森氏菌对许多抗生素敏感,如大环内脂(红霉素、泰乐霉素)、四环素,硫粘菌素、青霉素和氟喹啉,但对氨基成和氨基环多醇(新霉素、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不敏感。根据动物实验表明大环内脂抗生素、林可霉素、金霉素、硫粘菌素很有效。根据猪的年龄和品种,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② 对急性种猪回肠炎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包括病猪和同群其它猪,可用每1000千克饲料加120克硫酸黏菌素,或加400克泰乐菌素或400克金霉素,溶于水或添加于饲料中口服14天,或相同剂量药物肌肉注射。
③ 从疫区疫点引进猪应在2-3周内使用治疗水平的抗生素,以防止回肠炎的发生。每1000千克饲料用硫粘菌素120克、泰乐菌素110克、林可霉素110克或金霉素300克,连续口服14天。这种方法适合育成猪和母猪在产前1-2周使用,可减少仔猪感染回肠炎。但停药后可能还会发生急性回肠炎。
四、其他非传染性腹泻
1、仔猪消化系统不健全引起的腹泻
仔猪在断奶前后各种消化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加上断奶应激,断奶后一周内消化酶降低到断奶前的1/3水平,此时喂高蛋白质饲料,会由于蛋白质消化降低而导致腹泻(造成后肠氨浓度过高,引起脱水腹泻),此时,如果再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反而会大量杀死肠道有益细菌,更有利于大肠杆菌的繁殖,从而加重病情,所以,此时使用微生物制剂效果比较好,还有使用酶制剂、酸化剂(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等)效果比较好。
如可以使用活力99生酵剂制作的保健液,保健液中就含有大量的有益细菌、乳酸酸化剂、酶制剂活力等,对控制断奶仔猪腹泻有良好的效果。
2、植物饲料抗原引起的腹泻
最典型的就是仔猪饲料中使用大量的豆粕为原料的情况下,仔猪腹泻严重,有些猪品种不太适应豆粕原料,主要是因为豆粕抗原,豆粕中的球蛋白、β-聚球蛋白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复合物是造成仔猪胃肠道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饲喂断奶仔猪可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造成肠道绒毛高度降低、绒毛萎缩脱落、吸收不良而导致腹泻。
豆粕中还存在许多抗营养因子,诸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血球凝集素、脲酶、促甲状腺素肿素、抗维生素因子和皂角素等。
仔猪阶段本身正处于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转变的过程,很容易受外界如豆粕抗原物质的影响而腹泻。
解决的方法,一是通过豆粕或饲粮加工来部分降低蛋白中的抗原成分,如通过饲粮膨化、或豆粕或大豆的湿膨化加工、或热乙醇浸提豆粕或大豆等。二是限制大豆产品的用量,一般推荐断奶仔猪日粮中大豆产品的用量以不超过20%为宜,然后通过添加其它蛋白原料来满足仔猪蛋白质的需要,如在日粮中可适当添加喷雾干燥血粉、喷雾干燥血浆蛋白粉、奶粉、乳清粉、鱼粉、面筋粉等。张振斌等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血浆蛋白粉不仅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还可增强断奶仔猪细胞免疫功能。
另外,通过限制断奶仔猪采食量,通过增加断奶仔猪能量值(如添加脂肪油)等,也可以减少断奶仔猪营养性腹泻的几率。
还有就是把仔猪饲料中的豆粕原料,使用粗饲料降解剂进行发酵处理,也可以解除抗原物质的影响。
3、缺钾引起的猪腹泻
猪缺钾元素容易引起顽固性腹泻,或使已有的腹泻猪变得更加严重,猪发生呕吐或轻微腹泻1~2天,体内的钾会大量流失,此时补钾对治疗腹泻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是输液或是补液,都应该加入钾元素。
补液盐配方: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凉开水至1000毫升,以此作为饮水。同时最好可以在饮水中添加免疫增强剂药物,如黄芪多糖、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肽,和抗应激营养元素如电解多维、氨基酸;也可同时于饮水中加入抗生素药物,前提是这些抗生素不影响饮水的适口性,例如氟苯尼考200PPM+金霉素200PPM、支原净、阿莫西林等,也可以加入饮水中一起服用一周,当然必须注意,如果饲料中已经给了药物,则饮水中就不要加抗生素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