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小病毒病
该病以引起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体本身不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病原: 该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猪细小病毒。病毒的抵抗力很强,甲醛蒸汽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灭活,20%NaOH溶液5分钟可杀死。
流行病学: 本病常见于初产母猪。多发于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和散发,一旦发病可持续数年。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胚胎和胎儿。猪只感染后3-7天开始排毒,污染环境可持续数年。感染本病的母猪和公猪及污染的精液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公猪,母猪和育肥猪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猪是此病的唯一宿主,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临床症状: 病毒感染后主要症状表现为母源性繁殖失能,感染母猪可重新发情而不分娩或只产少数仔猪、大部分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怀孕中期胎儿死亡后被母体吸收,唯一可见母猪腹围减少。在同窝仔猪中有木乃伊存在时,可使怀孕期和分娩间隔延长,易造成外表正常的同窝仔猪死亡。母猪一般怀孕50-60日龄感染时多出现死产,70日龄感染常出现流产,70日龄以后感染多能产正常仔,但仔猪常常有抗体或病毒。
病理变化: 妊娠初期(1-70日龄)感染胎儿出现死亡、木乃伊化、骨质溶解、腐败等病理变化,母猪流产,有轻度子宫内膜炎变化,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被溶解吸收。大多数死胎、死产、弱仔皮肤皮下充血或血肿、。胸膜腔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渗出液。
诊断: 如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而母猪没有什么临床症状,同时可认为是一种传染病时,应考虑为细小病毒感染。要确诊必须靠实验室诊断。
防治方法
1.对初产母猪、育成公猪可在配种前一个月进行人工免疫使其得到保护;
2.将血清反映为阳性的母猪放置后备猪群,使其自然感染而产生自动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