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强微铁三角养水)
|
微信公众平台:强微铁三角养水
微信公众号:qwtsjys
扫描此二维码关注强微铁三角养水
|
|
微信公众号(畜禽版)
|
微信公众平台:宜春强微生物畜禽版
微信公众号:qwswxq
扫描此二维码关注宜春强微生物畜禽版
|
|
论坛登录
|
网站公告
|
|
|
|
|
强微99系列文章点击排行
|
|
从健康养殖角度展望合理的养虾模式在对虾养殖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
2007/6/1 10:46:20 文章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1183
【字号:大 中 小】 |
|
从健康养殖角度展望合理的养虾模式在对虾养殖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乔振国 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
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在经历了1982-199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1993-1994年的急剧衰退阶段之后,在各级政府和有关科研、生产部门的协同努力下,近年来开始复苏。就发展角度而言,我国养虾业经历的由兴旺发展一衰退一复苏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的过程,这将有助于对虾养殖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在谋求生产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减少“自身污染”,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对虾养殖模式演变规律的回顾、比较、探讨其在健康养殖中的作用。
一、健康养殖是养虾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虾养殖在我国的发展尽管只有20年时间,但已在全国沿海省市得到普及,养殖规模由1979年的 1300hm2发展到1992年的16万 hm2,对虾总产量由1979年的450t增加到1992年的20万t,其发展速度之快,确实是其它养殖业所不可比拟的。分析养虾业发展的动力因素,首先是科技力量的投人,突破了苗种的规模化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两大关键技术;其次是对虾养殖业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而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各级政府在组织管理和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客观地讲,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于确立海水养殖在水产业中的地位,改善沿海渔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变“以捕为主”的思想观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从健康养殖角度反思对虾养殖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养殖环境容量研究等技术基础作依托,各级政府及养殖主管部门无法对养殖规模进行宏观调控。 2.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过于单一。忽视了养殖模式选择必须与养殖条件相一致的原则。 3.在养殖面积增大、生物饵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耐水性差、饲料效率差的自制颗粒饲料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养殖“自身污染”的过程。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少研究者在分析1993-1994年全国虾病暴发,对虾养殖产量由1992年的20万t骤降到1993年的8.7万t,1994年的5.5万t的原因时,在确认病毒是主要病源,其传播途径是通过海水水流水平传播的同时,都把养殖环境恶化、致病细菌大量繁殖、养殖对虾抗病力下降作为主要因素加以考虑。冯海清等(199年)对处于养虾密集区的渤海黄驿岸带2m等深线浅滩与5m等深线近海规模化养虾前后水体中的COD、活性磷、三态氮作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浅滩的COD值在规模化养虾前的1980-1982年较近海仅高20%,规模化养殖后的1992年,浅滩的COD值增至近海的200余倍,浅滩的活性磷高达近海的900倍;同一浅滩测定站点的COD、活性磷、三态氮分别是养虾前的3.7、7.8、2.4倍。说明养虾区周围环境的物质循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 郑国兴等于1994年5-9月对上海奉贤对虾养殖区外海水源、蓄水池和养虾池水体中弧菌数量测定结果表明,整个养殖期间,仅7、9两个月外海水源和蓄水池水体中作为主要对虾致病菌的弧菌数量稍低于虾池,其余几个月两者已无明显差异。养殖环境之恶化由此可见一斑。 有关弧菌与对虾病毒的关系,根据作者等(1998)于1994、1995两年在实验室条件下所做的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非of一霍乱弧菌三菌株单独感染均可使对虾致病,但在与对虾病毒匀浆共同感染时,感染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溶藻弧菌的共同感染结果比单独感染的致病率高4倍。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对虾养殖作为一个产业,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可与陆地种养殖业一样,有较好的投入产出率,所不同的是对虾养殖业 (水产业)的发展与周边水域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养殖水体生态的复杂性以及养殖环境的不可控性,一旦养殖负荷超过水域的自净能力,其结果是投人越大,损失越大。1993-1994年对虾暴发病对养殖业的影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因此,要使对虾养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其发展规模必须以不破坏周边环境为前提。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树立健康养殖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养殖模式以及实际操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尽量避免对养殖环境的无效负荷,减轻和延缓养殖自身污染进程的原则:
二、因地制宜选择养虾模式是健康养虾的基本保证 纵观我国对虾养殖业养殖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这与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基本一致。 粗放式养殖阶段(197-1984年)养殖池规格2-10hm2,一般3hm2,投喂饵料以新鲜小杂鱼虾、低值贝类为主,平均亩产30-50kg,在这一阶段,养殖生态环境良好,很少有病害发生;精养、半精养阶段(198-1992年)是养殖规模发展最快的阶段,养殖池规格l-5hm2,由于养殖面积迅速增长,人工配合饲料占主导地位,许多地方养虾池过于密集,养殖产量超过当地环境容量,自然生态环境失衡,虾病发生日趋频繁,对虾亩产在150-200kg,局部地区可达250-33kg;1993-1994年,由于受暴发性虾病影响,养虾业处于无序动荡状态,从减少风险角度出发,大部分地区又返回粗放式养殖阶段,广种薄收,以保本为目的,对虾亩产在25-50kg,养殖成功率在20-30%;1995-1998年病害防治示范区作用起明显效果,健康养殖观念逐步为广大养殖者接受,养虾亩产量和养殖成功率逐年上升。 概括1995年以来对虾养殖模式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趋向多样化 在对虾养殖密集区和不具备精养条件的养殖区,除部分虾池继续进行对虾单养外,大部分虾池采取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以及罗氏沼虾和对虾轮养、间养等多品种养殖方式,不仅使海区的养殖负荷得以减轻,而且利用不同养殖生物在摄食习惯和活动能力方面的差异促进虾池有机物的循环,达到了改善养殖环境的目的。在对虾品种方面,在原来单纯养殖中国对虾的基础上利用各地的温度条件和不同虾种抗病力的差异,开发了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等多个品种。 2.进水方式趋向科学、合理 1993年以前对虾养殖一般均采用养殖前期少量添加水,中、后期大排大灌的进水方式。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各地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进水方式,如配备蓄水池,冬季蓄水;养殖期间用水经沉淀、消毒处理;利用盐场卤水和深井水调配海水养虾;养殖区引人谈水等多种方式。在换水量方面,由原来的每天30%,改进为根据对虾摄食生长和池塘水质情况,适时适量换水,一般每3-4天换水3—5%。 3.投喂饲料讲究优质、高效、适时。适量 通过1995年以来防治虾病的实践,虾农对于饲料在健康养殖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结出了诸如前期肥水繁殖基础生物饵料,中期适量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后期投喂足量优质鲜活饲料等切实可行的投喂方法。 4.养殖条件日趋完善 1993年以前,由于可通过大换水方式带走虾池中的有机负荷,供应足量的新鲜海水,对于增氧机、水泵之类的养殖机械要求不甚严格。随着养殖方式的改变、换水量的减少、虾农在选择养殖方式时,都把养殖机械配套作为必要条件加以考虑。 5.收虾方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在1993年以前,我国养殖对虾的收获方式基本以对虾体长12cm为商品虾规格,一次起捕、分级冷冻销售。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活虾、冰鲜虾直接上市已成为对虾销售的主要方式,由此也改变了养殖方式单一的局面,如福建、广东地区的利用陷断网捕大留小,上海、江苏等地的多茬、多品种养殖。此外,由于上市对虾的规格不再以体长12cm作为唯一标准,使大部分养虾池的单茬养 殖周期由原来的100-130天缩短到60-80天,从而有可能利用养殖季节和养殖品种的调整避 开对虾发病高峰期,也便于通过换茬养殖间隔 对养殖池进行晒池、消毒,降低对虾发病率。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目前的对虾 养殖业尚处于复苏阶段,就全国养殖对虾总产 量而言,1998年为12万t,与1992年养虾高峰 时的 20万t产量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但 1993年 以来我国养虾业由急剧衰退到逐步复苏的过程 以及全国各地对虾病害防治示范区的成功已经清楚地表明;只要全体从业人员认真落实各项 健康养殖措施,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 防止养殖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完全有可能在不长的时间内达到恢复1993年之前生产能力的预期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养虾状况的逐步好转, 部分养殖地区虾农的侥幸心理有所抬头,其主要表现为在选择养虾模式时,忽视养殖池池型。 规格及进排水条件、蓄水能力、饲料供应条件, 养殖机械配套以及养殖区周边环境等综合因素的作用,片面指望在有限的承包期内获得最大 的收益,任意提高养殖密度,其结果不仅事与愿 违,还将破坏养殖环境。根据调查,1998年山于高温持续时间长,有相当部分虾池减产乃至绝产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病毒性虾病,而是由于虾池经连年养殖,池底有机质含量较高,在持续高温作用下,细菌大量繁殖,消耗大量氧气,加上与有养殖方式换水量大大减小,在对虾饲料密度高、投人饵料多的情况下,蓝绿藻大量繁殖,导致透明度下降,虾池自体供氧能力削弱,对虾长期生存于低氧环境,抗病力和生长率下降,此外,部分养虾密集地区,在原有的养虾池的生产能力还未完全恢复和对本地区养殖容量缺乏基本调查的情况下,从局部利益考虑,又计划重新围堤挖池,开发新的对虾养殖区,其结果必然会加重该地区的环境负荷,影响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选择养虾模式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 1.根据周边环境确定养殖模式 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取决于其发展规模与周边环境的平衡,而从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管理格局来看,养殖模式的选择,可视为是一个局部行为,属于养殖者(场)管理范围内的技术问题,而虾池密度(某一个地区的养殖规模)则往往受当 地政策、经济利益、领导意图的影响,两者的关 系可理解为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一般来说,若全局的生态系统失控,局部的努力往往是很难奏 效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发挥宏观调控作 用,根据当地水域的生物容纳量将养殖面积控制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 2.根据养殖池规格选择合理的养殖模式 目前的对虾养殖大多利用原有的养虾池, 由于开挖的时期、当地养虾规模、进排水条件等因素,虾池规格、池深有较大差异。1993年以来, 养虾者普遍以为,虾池规格大于2hm2的虾池, 在对虾暴发病之前,采用半精养模式,可取得亩产200kg以上的单产,而目前如继续采用这种 模式往往会由于虾病而夭折。分析其原因,我们 认为首先从防病角度出发,现有养殖方式的进水量仅及原有养殖方式的1/5。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大量的对虾排泄物和残饵等有机物无法通过正常排水途径排出池外,而作为有机物分解所必需的氧气亦无法通过进水途径得到满足。依靠人工增氧又往往限于经济、能源等条件难以保证。从目前各地的实际生产情况看,这一类池子大多采用粗放式养殖的模式,如河北沧州地区,江苏赣榆、大丰、如东地区对他子规格大于2hm2的池子采取虾自混养、虾贝混养。虾蟹混养的模式,每亩收鱼5-6kg、贝类200kg,对虾60kg;又如浙江温岭地区,对不具备养虾条件的池塘,采取以泥好、青蛤、缢吸等多种贝类为主、对虾为辅的养殖方式,取得每亩产值6000余元,获利3000元左右的较好结果。 就目前养殖方式来看,适宜进行精养、半精养模式的虾池规格大多在0.5-1.0hm2左右,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增氧设施,如天津汉沽在0.5hm2左右的虾池内使用比一般养鱼池加倍的增氧机,近几年对虾亩产一般都在400kg左右,上海奉贤地区采用0.5-0.7hmZ虾池,配套增氧设施,对虾亩产量一般在200kg左右。 3.蓄水能力和水源 现有养殖方式,在发病期间一般不从海区直接进水,这就要求养殖者在选择养殖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养殖用水的处理和储备能力,其中包括当地淡水、囱水、地下水供应能力。 4.饵料 在养殖成本中,饵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精养池约占55-60%,半精养池 约占40%,所以饵料的质量优劣和投饵量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养虾的收益乃至成败。此外,就保护养殖环境、减少养殖“自身污染”而言,饵料是主要的因素之一。据日本的研究结果,在鱼类养殖中,每生产*商品鱼,将产生130kg碳166kg氮和34kg磷的有机负荷,而实际为鱼类所利用的负荷量仅占投饵负荷的20%,大部分则留在水体中造成环境的负荷;此外,有关研究还证实,以生产*鱼计算,如饲料系数不降0.5,则可减轻250kg碳。 40kg氮、10kg磷的负荷。由此可见,在养殖生产中使用优质饲料不仅能加快对虾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而且还能有效降低由于饲料质量造成的无效养殖负荷。这一结果已被1995年以来许多养殖成功的实例所证实,也是作为精养、半精养养殖模式所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即便是粗放式的养殖,也应避免使用劣质的人工配合饲料。
5.养殖机械 现有对虾养殖方式,由于虾池内部和外中环境与80年代有很大的差别,要想获得比较满意的养殖产量,增氧机械的使用似乎是不可缺少的。有关研究指出,对虾病毒首先侵犯对虾的鳃,造成鳃病变,继而侵人血液,造成心脏及血球的病变。鳃的病变影响了氧在鳃上的交换,心脏、血液的病变则削弱了氧的输送。供氧不足必然会影响对虾的新陈代谢,降低对虾的抗病力。此外,从池塘生态学角度看,充足的氧是有机物转化的必需条件,供氧不足势必造成虾池内有机物分解循环过程减缓,导致NH3、H2S、NO2等有害中间产物大量累积,影响虾的摄食生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增氧机的配备是决定养殖模式的首要条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