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泥螺的贝壳卵圆形,米黄色薄而脆。螺旋部内旋,壳表具有细密的螺旋沟,生长线明显,壳口大,肥厚的螺体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外套楯的后端分为二叶,腹足宽,后端截断状,侧足的两侧缘也掩盖贝壳的两侧部。
泥螺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半咸水域的潮间带滩涂,属广温、广盐性种类,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泥螺生活于泥沙底和软泥底,对底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沙泥、沙质底质中也能生存。雨天或天气较冷时多潜于泥沙表层,不易发现。春、秋季则爬出泥层在滩涂面上摄食,夏季烈日暴晒下极少爬出滩涂表面,而晚上则出现大量泥螺。
泥螺成体和幼苗的生存温度为-1.5℃-33℃,其中以0℃-30℃较适宜生存和生长。不同产地的泥螺可在1.84‰-28.80‰盐度内生存。在pH值低于7.13和高于8.10中,泥螺在2小时内分泌大量粘液,个体翻转,约7小时后此现象消失,个体可缓慢爬行,未发现海水pH值对不同个体有明显差别。
泥螺为舐食性腹足类,摄食时翻出齿舌在泥土表面舐取食物。浮游幼虫阶段为滤食食性,主要依靠纤毛摆动滤食水体中的浮游单细胞藻类。泥螺饵料的主要种类为底栖硅藻,如舟形藻属、菱形藻属、布纹藻属、斜纹藻属、圆筛藻属和脆杆藻属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有机碎屑、泥沙及小型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的卵等。胃内容物组成与自然海区饵料组成无大差异,对食物没有严格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