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知识看这里:http://www.qw99cn.com/Technicalservice.asp?borderid=13
1、钟老师好,看到一个说法,说乳酸菌所需的氧化还原电位比较低,所以如果刚使用了过硫酸氢钾、颗粒氧或其他强氧化剂,再接着使用乳酸菌效果就不会好。这个观点是一个很有名的技术老师提出的,不知钟老师有什么看法?谢谢
您好,不太明白这个说法,我们对此没有研究过,但在实践中一有点,就是我们的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和增氧颗粒一起用,效果会显著增强,同时,过硫酸氢钾和我们的乳酸菌产品交替用(隔一天以上用),也不影响使用效果,并有协同的作用,这都是实践中的经验,也体现在我们的资料当中,并多次强调过;
若说我的看法,我基本早基于实践中的使用反馈和效果来定位产品,不太在乎理论上是否有冲突,毕竟池塘生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不是算1+1=2的算术那样简单化理论,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我经常去一线和池塘观摩的动因之一;若要涉及到理念,或许您的技术老师认为乳酸菌是厌氧菌的原因吧,但实际上乳酸菌并不是严格的厌氧菌,它是兼性厌氧菌的,乳酸菌特别是我们所用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乳酸菌,是有氧繁殖,无氧代谢获得能量,在有氧的情况下(氧化还原电位自然高),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繁殖速度最快,道理很简单,因为此时细菌获得能量ATP的效率最高,是在氧化磷酸化水平上获得ATP,一个葡萄糖分子可获得30个以上的ATP,如果是在严格厌氧条件下,则通过底物水平上的磷酸化来获得ATP,只能获得6个左右的ATP能量,可想而知,如果在使用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的同时,同时使用增氧颗粒,可以至少在短时间内,增氧颗粒的有效期内,在底部局部这些乳酸菌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繁殖扩张,然后再进行其他的代谢反应,如粪肠球菌等的分解有机质作用和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等;这可能是我们建议在用强微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的同时,使用增氧颗粒的原理分析吧;
在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中,都是使用高效充入无菌空气的好氧培养法,没有听说过使用厌氧发酵生产它们的,厌氧发酵只能培养出最多5亿/毫升的含量,充气培养却可以培养出100亿/毫升以上的含量,冻干后可以达到8000亿/克的高含量;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有氧条件下,它们的繁殖是最快的,含量是最高的;
同样地,过硫酸氢钾也是强氧化剂,虽然它是强氧化剂,但也只是局部反应,您想一想,几百克用于一亩,可以说它产生强氧化能力也只是局部反应,并只是有时效性的,或许能抑杀一部分菌类,但实际上大多数有益菌能保留下来,并利用它产生的高氧化电位作为高效电子受体来获得能量,获得自身的繁殖需要。
2、钟老师好,有人说复杂的菌相更容易培养出复杂的藻相,而乳酸菌对很多菌的抑制比较强,其中一些还是有益菌,比如光合菌。如果池塘里菌相以乳酸菌为主,会不会因为菌相单一影响藻相也单一呢?谢谢
您好,似乎有道理的,即不可当真,这是基于土塘生态的复杂性来说这句话的,因为我常说,池塘生态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土塘,如果说是工厂化养殖则就简单化了,里面有什么东西基本上可以猜测到,但土塘却是另外一回事,土塘有强大的土著菌系统,有复杂的藻种和藻相组成,更重要的是底泥中蕴含的潜在营养,特别是底泥厚实的土塘,底泥就是一座营养和土著菌的宝库也可以说是一个危害。我们在土塘中泼洒一些菌类产品,大多情况下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影响水体中的生态,而对底泥的影响和控制还真谈不上,只能说尽力把控底泥中的生态不向坏的方向发展,而是改良它,引导它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利用它;
在土塘中,我们的经验就是乳酸菌可以抑制蓝藻和过浓的绿藻,并促进硅藻的形成,这可能是降低了池塘水体中的酸碱度,降低了PH所至为主的,有利于硅藻的繁殖,但也肯定有营养方面的影响和偏向,所以,我们有“乳酸菌泡肥”是解决藻类问题的捷径一说,即用乳酸菌为主的菌剂来发酵米糠麦麸及豆粕花生粕类来做发酵水肥,发酵水肥的效果确实比一般的水肥的效果要好得多,并确实可以定向促进硅藻的形成,特别是抑制蓝藻,凡是坚持使用“发酵米糠液肥”或“发酵麦麸液肥”或“发酵饼粕液肥”的,水色都是非常的漂亮而稳定的,特别是稳定。
既然有这样的伴生效果,我们为何不利用呢,所以,我们大量使用了乳酸菌类,并把水体中以乳酸菌为主的菌相叫乳酸菌相,以乳酸菌为主的菌相,藻类要好控制得多,优质藻类也更容易获得和稳定。甚至极端的我们用弧菌藻毒净(王者归来)这个产品,乳酸菌含量非常之高,可以纯净地做高水体的乳酸菌相,并建议用户后续不断泼洒“发酵米糠液肥”“发酵麦麸液肥”等“发酵碳肥”,来维持高菌相,并有一套相应的土塘用菌方案,用这套方案下来,起虾清塘时也会发现,底泥也被彻底的改良了,底泥非常清爽无臭味和干净;
至于 您说的乳酸菌对很多菌类抑制比较强,这是没有道理的,乳酸菌并不会抑杀其他菌,菌类之间在池塘系统中,只是营养竞争和数量竞争的关系,乳酸菌并不会与其他菌一对一的搏斗,事实是它要搏斗也是搏斗不过芽孢杆菌的,也搏斗不过土著菌,换句话说,实际上乳酸菌类是脆弱的,如果不能后续不断泼洒“发酵碳肥”,它会很快消失,乳酸菌类需要的营养比较苛刻,多需要小分子的营养,不象芽孢杆菌那样分解大分子能力强,它是脆弱的;
光合细菌也是脆弱的,光合细菌虽然是水域微生物,却只适合于在原生态水域中生存繁殖,即污染不严重的水体中生活很好,对于现代高密度养殖体系来说,它也是脆弱的,光合细菌的优势在于它是自养菌,与外来菌(异养菌)不同,它可以利用二氧化碳作碳源,以氨氮为氮源,大多情况下,它的效果不容忽视,但如果是超高密度养殖,它几乎作用不大,它不耐高渗透压环境;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水体以乳酸菌相为主,藻相确实相对单一,好在乳酸菌相下的藻相,多是优质的藻相,如硅藻小球藻类,黄绿色,茶褐色水为主,这是我们水产养殖更加需要的;
至于生态系统不复杂的工厂化养殖模式下,更加无所谓了,因为工厂化养殖本身根本不需要藻相,如东小棚养殖模式,对藻相的要求也不高,毕竟这两种模式都是高曝气设备,对溶解氧主要依靠曝气设备;
如果要高产,则以养菌为主,即高产养菌,道理很简单,高产高密度养殖,水中有机质(残饵粪便)太多,而分解这些有机质,非菌类产品莫属,菌剂对有机质的分解效率远远大于其他生物手段(物理排污是最好的清除有机污染的方法);
3、市面上的液体微生物菌剂是不是活菌数很少,如果用,有意义吗?
您好,并非市面上的液体菌剂不稳定,活菌少,不是这样的,而是液态这种形式决定了它不可能稳定的,也不可能保存太多久,会马上衰退死亡,保存期是极短的,即使是放在冰箱中保存也衰退速度很快的;
一般来说,即使是专业的工厂,即使是种子罐发酵培养出来的液体,菌数也就只有最多100-200亿/毫升,算是非常好的,但在常温下放置一个月就变成了10亿/毫升以下,然后慢慢再衰退死亡,往往几个月后几乎就只剩下几百万个/毫升的级别。
购买和使用这种液态的菌剂产品,肯定有效果,使用上也是有意义的,即使是死亡自溶了的细胞,也会释放出非常特殊的营养因子出来,对池塘可以补充菌相藻相需要的生长因子,如果是离出厂日期不久的新鲜产品,则活菌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养殖户来说,还得讲究一个成本,因为市场上的液态菌剂价格并不便宜,往往达到相当于3-5元/公斤的价格,如果自己制作新鲜的发酵液,控制在15天以内用完,则既活菌含量高,又是新鲜的,活力高,且成本只需要0.6元/公斤左右,具体的“乳酸菌扩培液”的制作方法如下:http://www.qw99cn.com/show.asp?newsid=6174
4、老师们好!工厂化车间在添加碳源和菌的同时,水体的碱度消耗比较大,碳酸氢钠每天用量比较大也难以维持碱度,有更好的办法吗?
您好,应该不存在这类问题,我们也有工厂化养虾的试验场,长期使用“乳酸菌扩培液”,用壮肠QW100(育苗专用菌)扩培的,用量也非常大,用到了10毫升/立方米/天,也并不存在水体总碱度降得厉害的现象,如果总碱度确实降到要用小苏打去维持的程度了的话,基本上也是控制不了的情况了;我见过成吨泼洒白云石粉的/亩,也未见得增加了多少总碱度;而相反,我们在马来西亚(当然是海水养虾)的土塘养虾实践中,几乎是天天泼洒“发酵玉米液”3-5公斤/亩的,无论刮风下雨都泼洒的,PH低到了6.5,总碱度低到了50以下,但对虾照样长得很好,不存在蜕壳问题,活力也非常好,采食量非常好,这打破了总碱度必须在至少100以上的经典养虾理论,且每一造都养得很好,当然,是否与海水养殖,马来西亚水质环境好有关,不得而知;
说到底,总碱度的高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和缓冲池塘PH的一个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养虾,虾好才是好,饲料中有钙质,也可以泼洒一些优质钙产品,和优质的微量元素产品,并非一定要高的总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