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5日修订:
本文是关于规划产量为800-1500斤/亩的增氧方案; 一般情况下,规划产量800斤/亩的可以不配置底部或水下增氧;但规划产量1500斤/亩的,则内地淡水区最好能配置能造成上下层水体交换的增氧调协 ,例如底部或水下增氧设备(如纳米曝气盘或射流式增氧机等)或叶轮增氧机等,如果是咸水养虾区,水质资源特别好的,则也可不配置底部或水下增氧设备,只需要水面增氧即可;
一、目标产量和硬件配置关系
硬件装配是产量的前提保证;是轻松养虾的前提,提升自信的保证;在装备上,尽量机械化-智能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建议池塘设计不超过10亩,尽量分割成5亩以内的池塘会更好,进行精养;
本方案定位为亩产800~1500斤,除硬件外,还与其他各种因素相关,如下表;
表1:本方案适用的池塘和管理条件
亩产800~1500斤配置
|
池塘面积
|
1.5~10亩;
|
盐度
|
淡水~海水,有一定盐度产量更高
|
增氧机功率
|
1.0~1.5千瓦/亩(配底增氧更好)
|
增氧成本
|
0.6~1.0元/斤虾
|
水深
|
1.0~1.8米(水深些更好)
|
养殖周期
|
70~120天(看气温而定)
|
放苗密度
|
2~5万尾/亩
|
排污
|
没有排污;建议用吸污泵排污;
|
淤泥
|
不超过10公分(或通过加大生物改底+氧化改底,进行改良),生物改底极致为:“改底养泥复合菌颗粒”+“苞丁乳-200B”
|
出虾规格
|
25~45条/斤,1次抓虾,或分成2次分批抓虾;
|
方案特点
|
全程水质可控,出虾时机可自己控制,可进一步养大虾;
|
投入品
总成本
|
1.0~1.5元/斤虾,视管理水平而定;
投入品:指除饲料和虾苗之外的产品;
|
喂料
|
一天3-5餐,增加次数更好;气温15℃以下只喂2餐(气温低时,水温也会受影响)
养到后期看料台时间为:控制夏天1小时吃完,中低温季节1.5小时吃完为准;
|
1、关于增氧配置:
⑴ 增氧机配置公式:一般1千瓦1000斤虾产量;水车式增氧或射流式增氧机,打水方向以形成旋涡水流为准;大水面和水深的池塘可适当增加使用叶轮式增氧机;
⑵ 规划亩产1500斤/亩以上的,建议配置一些底增氧,或能造成上下层水体物质交换的叶轮增氧机,底增氧模式有以下几种:
① 纳米曝气管:5-7米盘成一个盘,每亩至少12个以上(即纳米管60米/亩),匹配至少0.7千瓦的罗茨鼓风机功率,才能带得动这12个曝气盘;实际上纳米曝气盘维护起来还是非常麻烦的,是易耗品,定期需要更换纳米管,养殖过程中或许还需要拿起来清洗一次(容易被堵塞);
② 射流式增氧机:可将气和水的混合物直接射入水下,增氧效率远远高于水车式增氧方式,且射流式增氧机的优点还有,具有优越的推水效果,比较容易推动池塘水流动,减少蓝藻和促进物质交换,并适合于水深大于1.5米的池塘;
在土塘养虾规划产量800~1500斤/亩时,如果搞纳米曝气盘,则工程太麻烦和复杂,不如直接用射流式增氧机为好,也是水下增氧措施,但安装简单方便,直接放水中即可,调整好射流方向,射流式增氧机一般的规格为1.5千瓦/台,则适用于2亩以上的池塘,再搭配2台水车;
③ 底部增氧的好处:全程水质稳定,并可以在下雨天-阴天,实现不减料;减少对培藻的依赖,更易在高温季节形成泥浆水(黄绿泥浆水更好),可减少过浓的藻相造成的负面影响(倒藻死藻及藻毒素等在夏天难以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料肉比(节省的饲料完全可抵消电费),可以更好的控制氨氮和亚盐,对虾活力高,疾病少;
水车式增氧机(适合推动水流和水浅池塘)
|
射流式增氧机(适合推动水流和深水,效率高)
|
纳米曝气管盘5~7米一盘(增氧效率高)
|
叶轮式增氧机(适合大水面和深水区)
|
2、增氧设备配置参数(800~1500斤/亩)
⑴ 淡水土塘800斤/亩规划产量的增氧配置:
只需水面增氧机,最好是水车搭配叶轮机,总增氧机功率在1.0千瓦/亩即可;
⑵ 淡水土塘要达到1500斤/亩的增氧配置:
则除了水面增氧设备,最好还需要配置底部增氧,可参考如下三个方案:
① 至少12个纳米曝气盘/亩(共60米纳米管长/亩),这12个纳米盘的匹配增氧功率至少0.75千瓦/亩;再加上一个0.75千瓦/亩的水车;这样一共1.5千瓦/亩;
② 或者2亩以上的池塘时,配置射流式增氧1.5千瓦1台/亩(或用叶轮增氧机),再加2台0.75千瓦的水车,即多少要配置点水下增氧;
③ 除非您的池塘是海水养殖,或水质水源(例如地下咸水资源)非常好的,则可以不要水下或底部增氧设备,即水源好的池塘也可只用水面增氧设备(水车或叶轮机);
原则上有条件的,宜尽量加大增氧配置,更稳定更安全,更高产;建议配置如下:
表2:本表设定亩产1500斤/亩产量的增氧机配置(800斤的可适当减少)
土塘面积
|
亩产1500斤的增氧机配置(若规划800斤/亩的可适当减少配置)
|
|
方案1(水深1.5以内)
水车+底曝气
|
方案2(水深1.5以上)
水车+射流式增氧机
|
|
1.5亩
淡水小池塘
|
2台0.75千瓦水车(对角放)+ 18个纳米管盘1.0千瓦;
共2.5千瓦;平均1.67千瓦/亩;
|
1台0.75千瓦水车 + 1台1.5千瓦射流式增氧机,分别放对角;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共2.25千瓦;平均1.5千瓦/亩;
|
|
|
|
2亩
淡水小土塘
|
2台0.75千瓦水车(放对角)+24个纳米管盘1.4千瓦;
共2.9千瓦;平均1.45千瓦/亩;
|
2台1.5千瓦射流式增氧机,分放对角;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共3千瓦;平均1.5千瓦/亩;
|
|
3亩
淡水土塘
|
3台0.75千瓦水车(放三角)+36个纳米管盘2.1千瓦;
共4.35千瓦;平均1.45千瓦/亩;
|
3台1.5千瓦射流式,分别放3个角;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共4.5千瓦;平均1.5千瓦/亩;
|
|
4亩的土塘
|
4台0.75千瓦水车(放四角) + 48个纳米管盘2.8千瓦;
共5.8千瓦;平均1.45千瓦/亩
|
4台1.5千瓦射流式(放4角);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共6千瓦;平均1.5千瓦/亩
|
|
5亩的土塘
|
3台0.75千瓦水车+1台1.5千瓦水车(放四角)+60个纳米管盘3.5千瓦;
共7.25千瓦;平均1.45千瓦/亩
|
4台1.5千瓦射流式放四个角,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共6千瓦;平均1.2千瓦/亩
|
|
6~10亩
的土塘
|
四个角各1台0.75~1.5千瓦的水车,中间0~3台1.5千瓦的水车,即外一层里一层地摆放,再加上至少12个/亩的纳米管盘配置(底曝气至少0.7千瓦/亩),最后要合到平均至少1.4千瓦/亩以上的功率配置;
|
4台1.5千瓦射流式放四个角,塘中间2~8台0.75~1.5千瓦的水车,即最外一层是射流式,里面1~2层是水车,最后要合到平均至少1.2千瓦/亩的配置;或用叶轮增氧机代替射流式增氧机
|
|
注意事项:
本方案本身不注重排污设备设施,但最好能配合以下条件:
① 5亩以内的池塘,可以搞切割式吸污泵排污法,非常简单,池塘越小的,尽量做成锅底型,再在池塘最中间,挖一个直径和深度可以放得下一台切割式吸污泵的坑,用水泥硬化周边,坑中放塑料桶,桶中放吸污泵,排污时,先开启射流式增氧机或水车集污,再开吸污泵排污即可;池塘略大一些的,可以搞2~3个吸污坑,放2~3个吸污泵来排污;定期“集污+吸污”,对稳定产量,稳定水质,帮助是巨大的;
② 5亩以上大水面,建议配养20~50尾/亩的鳙鱼,以摄食残饵和有机残骸,并摄食浮游动物,从而也保护了藻类(不被浮游动物蚕食),从而以弥补没有排污的缺陷;
|
|
注意事项:
⑴ 本表格的增氧效果:方案一好于方案二,当然,方案一也非常复杂麻烦,射流式增氧机安装简单方便,但贵,适用于深水塘;
⑵ 增加底部曝气盘的工程比较麻烦,维护也比较复杂和工作量大一些,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建议直接用射流式增氧机比较好;
⑶ 水下或底部增氧的作用是巨大的:一是能增加增氧效率,二是促进淤泥与水体的物质交换(详见强微“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理念中的淤泥处理原则之一),有了水下增氧系统,底部会更干净;或用叶轮增氧机来促进上下层水体交换;
水下或底部增氧看似增加成本,但实际上能减少料耗和更为安全稳定(从而抵消投入),重要的是阴雨天还可喂料,收益非浅;
增氧机的布局,要以使整个池塘形成统一方向的旋涡水流为准;
⑷ 射流式增氧机适合深水:好处是:①强力推动深水处形成旋涡,集污效果好是它的最大特点,并促进池塘底部淤泥物质交换;②将空气直接射入水体下层,增氧效率高于水车;
⑸ 增氧开机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养殖后期长速最快时常开,等原则。
⑹ 严格按照本土塘A计划操作,顺利养成的,底质干净,可不用换水清塘,补充储备盐度和总碱度,调节PH后,做1~2次底部氧化改底和底部消毒(颗粒过硫或二氧化氯片剂泡腾片)后,可接着放苗,继续用一塘水养下一造虾。
马来西亚海边航拍图,增氧机布置是外一圈里一圈
浙江省舟山的水车+底部纳米曝气盘模式
射流式增氧机,对角各一台1.5千瓦的,管2亩面积,平均1.5千瓦/亩,满足规划产量1500斤/亩;推水效果特别好
射流式增氧机搭配水车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