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倾向肌肉型的选育技术不断强化,使猪的应激敏感性增强,从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愈来愈高。猪是高产动物,为猪创造舒适的饲养环境在现代养猪中也愈来愈重要。
1. 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成猪怕热。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时,为保持一定的体温,动物要消耗能量。
低温时,猪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仔猪由于发育尚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而导致下痢等疾病的发生或被冻死。对于新生仔猪,环境温度过低减少了消化吸收初乳的总量,增加了仔猪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低温还通过降低体温而导致感染,环境温度的下降还将抑制白细胞吞噬病原体。
堪萨斯州立大学有一项试验表明,生长育肥猪的最佳温度是20℃。当温度降低时,猪被迫多吃,饲料中的大部分能量将用于产热,而不是用于生长。当温度在20℃-28℃之间,猪舍内的温度每下降1℃,生长肥育猪每天平均需要增加能量209.2KJ。在12-20℃之间,猪舍内的温度每下降1℃,生长肥育猪每天平均需要增加能量418.4 KJ以上。这意味着每下降1℃,每头猪每天将要多消耗15~33克的饲料。低温对种猪的影响不大。 为了降低低温对猪的危害,在低温季节,可在猪舍利用暖气片、热风炉,地下铺设热水管、电热线,悬挂红外线灯泡等方式进行集中采暖和局部采暖。
高温时,猪采食量降低,生长减慢。高温对猪的繁殖力影响较大。当气温超过35℃-30℃时,公猪精液中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畸形精子比例增加,性欲降低,而且一旦受损,需要50多天才能恢复。
妊娠母猪胎儿早期死亡、流产,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新生仔猪的免疫力下降。
哺乳母猪由于采食量降低,摄取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足,导致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疾病抵抗力下降,断奶仔猪体重小,育成率低,母猪的泌乳期体重损失过多,断奶至配种间隔延长,受胎率下降。
要减轻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可在母猪料中添加脂肪,在生长和肥育猪日粮中添加小苏打250mg/Kg,公猪料中添加VC、VE。
为降低舍内温度,可通过遮阳、猪舍隔热(包括屋顶隔热和墙体隔热)、种树绿化、通风降温、猪舍洒水等方式。此外,给猪饮以清洁的冷水也是必不可少的,供水的管道应至少埋入地下30cm深。
在建设猪舍时,在外墙、屋顶、地面、门窗上使用隔热保温材料,对猪舍的保温取暖和隔热降温效果不错。
各类猪群适宜的环境温度为:公猪13℃—19℃,后备公猪及母猪14℃—20℃,妊娠前期母猪13℃—19℃,妊娠后期母猪16℃—20℃,分娩及哺乳母猪16℃—20℃,哺乳仔猪26℃—35℃,保育猪18℃—25℃,生长猪18℃—20℃,育肥猪16℃—18℃。
2. 空气湿度
在任何情况下,高湿(高于80%)都直接或间接不利于猪的生产和健康。高温时,高湿会阻碍猪的蒸发散热,加剧热应激,猪群打架和急性死亡现象明显增多。高湿对猪的繁殖也不利,它会导致产仔数减少。而在低温时,高湿又会加剧冷应激,猪易患感冒、风湿症、关节炎、肠炎、下痢等疾病,同时,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也会下降;在常温下,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使猪易患疥癣、湿疹等皮肤病,并常使饲料垫草发霉,易发生饲料中毒等,对猪的健康不利。
低湿可导致猪舍内灰尘增多,特别是在喂干料的情况下,会使饲料粉末飞扬。在低湿高温的条件下,由于水分的过量蒸发,易使猪皮肤和外露粘膜组织干裂,皮肤落屑,从而降低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而在低温低湿时,猪易患皮肤病和各种呼吸道疾病,但只要空气湿度不是太低,则在高温时有利于猪的蒸发散热,低温时可降低空气的导热性,减少猪体体热的散失,从而减轻高温或低温对猪的不利影响。
控制高湿的措施是:(1)适当降低饲养密度;(2)减少猪舍地面水分:及时修理漏水的饮水器,减少冲洗次数,地面不积留粪尿,防止猪只下痢;(3)加强舍内空气对流。(4)猪舍结构上使用隔水汽层材料,减小粪尿沟宽度。 猪舍适宜的湿度为65%—75%。
3. 空气流动
气流需要与湿度、温度等共同作用才能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在低温环境中,气流促进猪体的散热,使其抗寒能力减弱,加剧了冷应激,猪的采食量增加,体内代谢加速,增加产热量以维持热平衡,但生长和增重速度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对猪的生产不利。在寒冷季节里,要特别防止猪舍中出现“贼风”。在4℃—19℃的范围内,有贼风圈的猪比无贼风圈的猪增重降低6%,耗料增加25%。贼风易引起猪的感冒、肠炎、腹泻、关节炎和仔猪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在高温时,增大气流速度有助于猪体热量的散发,使其感到凉快舒适,对猪的生产有利。有试验表明,风速由0.1m/s增至0.3m/s,对仔猪来说,就相当于降温5℃;但当环境温度大于体表温度时,猪体的对流散热消失甚至逆转,即通过对流从环境中获得热量,此时加大气流速度,对猪不利,而应采用喷淋或滴水的方式在猪身上喷水,然后加大气流速度,通过皮肤上的水分蒸发达到帮助猪体散热的目的。
无论什么条件下,猪舍中都应保持一定的气流速度。这不仅使舍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成分均匀一致,而且有利于通风换气。
4. 有害气体
猪舍中的有害气体除少量由舍外空气带来外,绝大部分由猪的呼吸、排泄物和生产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由于猪的饲养密度大,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往往是很大的,在通风换气不良的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使猪中毒或慢性中毒的程度。猪舍中存在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硫化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氨气、硫化氢易溶附在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上引起结膜炎、鼻炎(萎缩性鼻炎前驱症状)、气管炎和肺炎。长期处于高浓度的氨气、硫化氢环境中,可导致猪体质变弱、抵抗力下降、增重缓慢、发病率上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气体,舍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猪慢性缺氧,体质虚弱,易感染各种慢性传染病。
猪舍内各种有害气体的最高浓度为:氨气,分娩舍≤15mg/m3,其它猪舍≤26mg/m3;硫化氢,所有猪舍≤10mg/m3;一氧化碳,妊娠后期母猪舍、产仔舍、保育舍≤5mg/m3,公猪及妊娠前期舍、生长舍≤15mg/m3,育肥舍≤20mg/m3;二氧化碳,所有猪舍≤0.2mg/m3。 减少猪舍有害气体的措施可参考控制高温的措施。
5. 尘埃与微生物
猪舍中的尘埃除来自大气外,主要来自清扫猪舍、飞扬的饲料、垫草和猪体脱落的皮屑等。灰尘对猪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尘埃进入眼睛中可引起灰尘性结膜炎或其它眼病;灰尘落在皮肤上可与皮肤上的灰尘与皮脂腺分泌物、皮屑和微生物等结合,引起皮肤发炎,甚至可能发生炎症,灰尘可堵塞皮脂腺,不利于猪的体热调节,同时使皮肤变得干燥,易破损,使其抵抗力下降;尘埃进入呼吸道后,直径大于10微米的灰尘一般停留在鼻腔中,5—10微米的灰尘进入支气管,小于5微米的灰尘可到达细支气管直至肺泡。停留在呼吸道使支气管中的灰尘过多时,对鼻腔粘膜、气管和支气管产生作用,导致猪患呼吸道炎症,进入肺部的灰尘过多时可引起肺病或肺炎。育肥猪的肺炎有87%发生在灰尘最多的猪舍。
猪舍内(尤其是通风不良的猪舍)悬浮着大量微生物。大气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为10000个/m3,猪舍中因含尘量高,紫外线弱,微生物来源多,微生物含量远比大气多,有资料证明可高50—100倍,这也取决于猪舍的卫生状况、饲养密度、生产工艺、猪的健康状况等,据测定,含量可达25000—150000个/m3。这些微生物常附着尘埃、飞沫而生存,并借此媒介来传播疾病。减少灰尘的方法(1)改干料饲喂为湿料饲喂;(2)禁止干扫地面、及时打扫粪便;(3)搞好猪场绿化,在猪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场内种草种树,做到黄土不漏天;(4)将猪舍内空气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5)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6)饲料加工车间要远离猪舍。
空气中的细菌不宜超过50000—100000个/m3。产房和幼猪舍要求应更高些。
6. 光照与噪声
太阳光线是良好的消毒剂,炎热夏季极少发生烈性传染病就是例证。
猪只接受适宜的太阳辐射,对猪舍的杀菌消毒、提高猪体免疫力、抗病力、预防佝偻病和减少皮肤病(如疥螨)等到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光照时间过长,会使机体氧化过程加强,猪活动增多,能量消耗增加,脂肪沉积相对减少。剧烈的太阳光照射会引起皮肤灼伤或引起日射病。仔猪断奶初期每天光照时间从8小时增加到23小时,仔猪的采食量增加32.6%,日增重提高49%。有人认为,对育肥猪给予弱而短的光照有可能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但会显著降低瘦肉率。对于后备母猪,增加光照时间达16小时(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光照强度要求100 lx,可以促进母猪发情和提高排卵数,母猪繁殖性能表现较好。
噪声是不愉快声音的统称,猪舍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外界传入,二是由舍内机械设备产生,三是由猪本身和工作人员操作产生。猪对声音的反应相对迟钝。
猪舍内噪声经常在65dB以上时,会使仔猪血液中的白细胞和胆固醇上升,其它猪对重复的噪声会很快适应,其食欲、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突然的噪声会使猪受到惊吓而发生咬尾,狂奔、发生撞伤、跌伤或损坏设备,还会使猪死亡率增加,母猪受胎率下降,妊娠母猪流产、早产现象增多。强烈的噪声(85db以上)会影响母猪与仔猪在哺乳期的接触,还会引起养猪场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并使工作效率低下。猪舍内噪声应在80dB以下。为控制噪声,应选择噪声小的设备,降低饲养密度,猪群合群时避免争斗和咬架,工作人员工作时动作要轻,生产区内禁止有拖拉机、汽车通过,猪场内禁止放鞭炮,猪场要远离公路、机场。在猪舍周围种树,对降低噪声的效果十分明显,可使外来的噪声降低10db以上。
7.猪舍设备及工作人员
不规则的漏粪地板和光滑地面的猪圈易造成猪只的腿部疾病;金属结构的产仔床和保育床上尖锐、带刺的结构可划伤母猪及仔猪的乳头和皮肤;塑料地面虽然适合于仔猪,但不适于育成猪和母猪;猪圈地面应有8%的倾斜度,这样有利于猪栏冲洗及保持干燥;母猪定位栏中头对头的饲养模式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而改为尾对尾后可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猪栏中饮水器的高度和流水量影响猪的饮水量;在猪舍中放置玩具可减少猪的不良行为。
养猪场的工作人员是猪场生物环境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对猪的态度和行为,影响了猪的生产性能及疾病的防控程度。猪只本性怕人,工作人员应经常保持友好的态度对待猪只,避免粗鲁行为。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例如在平时的清除卫生、消毒、转圈、防疫、注射、接产、去势、抓猪等工作,一定要认真操作,切不能敷衍了事。
8. 小结
猪舍的主要功能是为猪提供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为此,对猪舍要有一定环境方面的要求。在热环境方面,猪舍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寒冷地区,冬季还应为猪舍补充一定的热量,以使其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夏季要进行防暑降温;为了排出猪舍中的有害气体和多余的水汽,猪舍应进行必要的通风换气,尤其是要注意猪舍冬季的通风换气,使其既能排除有害气体和水汽,又不使舍温下降过多。猪舍内的粪便污水要及时清除,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冬季舍内不要用明火取暖,以防猪因吸收过多的一氧化碳而中毒。另外,在猪舍周围植树种草可以大大减少进入猪舍的灰尘和微生物,有利于舍内环境的改善;为了防止噪声对猪的影响,养殖场在选址时应远离机场、公路等噪声源,场内要使用噪音低的机械设备。为猪群提供合理的设备。工作人员要善待猪群